本帖最後由 yun 於 2012-9-13 06:28 編輯
回復 8# 3663
從魚場將魚帶回或貨運到府,在下主池前有兩個重要的步驟:
一.兌溫,兌水:先將魚袋放在檢疫池(桶)約30分鐘,時間視溫差大小做加減.
然後以緩慢的方式,慢慢地將檢疫池中的水混入塑膠袋中,
待兩邊的水質差不多時,將魚撈出放入主池中(袋中水不要倒入檢疫池).
二.檢疫:通常錦鯉會有的疾病分為4大類;1.大型體外寄生虫.2.原虫3.細,黴菌.4.病毒.
前置作業松勝場主已詳細介紹,我就不再重覆,接著繼續後段的驅虫部份來說明.
1.體外大型寄生虫:如魚虱和錨虫 .
治療方式:a.使用特美靈,1噸水下1g(1ppm),每週下一次,共下4次.
b.馬速展,特地松(三氯仿),20cm以下的小魚每噸水下0.2-0.3g.
20cm以上的魚是每噸水下0.3-0.5g,也是一個禮拜下一次,共下4次.
(0.3ppm就很有療效了,0.5ppm是針對生態環境較複雜適用)
2.原虫:這類型的有指環虫,三代虫,卵圓虫,口絲虫,鐘型虫,車輪虫...等.
治療方式:a.福馬林500cc.+2g孔雀綠混合後,每噸水下25-30cc.每2-3天下一次,直到狀況解除.
如果有發現併發細菌感染,可再追加3ppm的黃藥或叮啶黃.
b.有機磷類的馬速展,特地松是治療體外原虫效果最好的!但因為是屬於神經毒劑,
副作用也是最大,所以劑量一定要精準,並且要避免吸入及皮膚接觸.
通常這類有機磷劑的有效劑量會維持48小時,第三天都還會有些許殘留量.
下藥前最好是能先禁食2天,或下藥前大量換個水,並在下藥後禁食兩天.
我在治療體外原虫感染的下藥方式是,第一次下藥後隔4天,然後大量換水後再下第二次,
然後就間隔一個禮拜下第三次或第四次,通常第三次下完都能有很好的成效了.
大量換水的"眉角"在進新水速度放慢,以小水流進水.
3.細,黴菌:當前面兩類型的體外寄生虫殺滅後,剩下細,黴菌就好處理了.
如果沒有開放性傷口的小小感染,水質顧好(大量換水後禁食),連藥也不用下自己就會好的.
累了!先休息一下....待下集分曉.
如果把水質搞好後,感染還無法康復那就須要下些黃藥(水產用)或叮啶黃,一噸水加3-5g
(5g是最高劑量),一樣是每2-3天下一次.
治療黴菌可用的藥物是甲基藍,孔雀綠或治原虫複方都能有很好的療效.
下藥治療期間適當的換水和禁食是必要的手法之一.其目的就是水質的維護.
在藥物的作用下,原本的益菌生態會大受影響!這時沒計劃的餵食只會壞事,讓原本單純的事複雜化.
在治療完畢後,要盡速的恢復良善的水質,這點可以通過換水與少量餵食來達成.
禁食過後的魚與生態需要些時間來恢復,有耐心的以水質優先的方式慢慢增加餵食量.
水質好復原快,效果會如預期般的看得見的.
p.s.在處理新進魚和疾病的治療上,可用的方式不只一種.
因為每個人的飼養環境和條件都不相同,
每種方式各有其優點,端看飼主自己怎麼拿揑了.
養魚跟養人的道理是互通的,能都不要用到藥那是最好.
但狀況發生時,這是我的處理方式,供大家參考.
最後還是要再提醒一下新手:水質是疾病的因,生病是果.
盡可能的將水質搞好,這些啦哩啦雜的瓶瓶罐罐就可以保持乾燥的收起來備用了. |